“好的水土才能生产好的农产品,就这一点,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甚至农业专家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没法去正视。毕竟,土壤的污染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刘伟超话一出口,让人另眼相看。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333/
刘伟超来自香港,是个生物学博士。也许是专业使然,他对食品有着天性的敏感。在内地生活多年,为屡屡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所困惑,他萌生了搞有机农业的想法。一来解决自家及周边朋友吃的问题,二来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乐在其中。几年前,他无意中结识了一些种植大户,也相中了斗门莲洲生态园中的这数百亩“风水宝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刘伟超的蔬菜基地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每天为市区供货超过3000公斤,基地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食品安全备受关注,不少单位与我们长期挂钩,订购有机菜。”刘伟超说。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333/
记者现场见到,刘伟超租种的300亩菜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整齐有序。地里,这个季节应景的黄瓜、西红柿和豆角最多。“大多数时候,我和工人的早餐都在地里解决。随手摘来的黄瓜、西红柿,渠水洗洗,成为健康早餐。”晴好的天气,成群的麻雀有如小飞机,低空掠过,惊起野地里撒欢的一群麻黄鸡。“它们是冲着西红柿来的,每天要啄坏好些。不过没关系,我挺喜欢它们,西红柿、黄瓜等任它们吃。啄坏的可以喂鸡,不浪费。”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333/
这几年,刘伟超在继续自己环保业务的同时,分出许多时间和精力种他的有机菜“试验田”。“其实费功夫最多的不是种植阶段,而是土壤改造。”刘伟超说。被划作斗门莲洲生态园的这片农田,位于水源保护区内,生态基础已经相当好。从前也曾作为市菜篮子工程的配套基地大规模种植各种菜蔬。刘伟超的进入再次从源头上对水、土壤进行改良。“水、土的保持和改良可用的方法很多,我们为了保持良好的土壤和肥力,主要进行了有计划的轮耕,也采取一些物理的方法,如种植蚯蚓,施用益生菌等等方法,保护好这块良田,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333/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伟超最近在基地搭建了“菌种棚”,引进了多个品种的菌菇类进行试验种植。他告诉记者,菌类种植也是测土的最简易有效的方法。比如鸡枞菌的培植,受到污染的地区是不会生长的。因此,我们在培植棚中试验的阶段,就不断调整和改善培养基,利用微生物技术对土壤进行有效降解和改善。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333/
刘伟超的理想是做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形成规模,推广周边农户种植,最终还要发展观光农业。除了种植,刘伟超在基地建设了养兔场、鸡舍,首批饲养了800只麻黄鸡。同时,又尝试着养了几十只鹅、鸭。“我的整个基地不用化肥、农药,所以虫子特别多。治虫主要靠物理方法,利用天敌保持生态平衡。放养这些家禽,就是让它们捉虫。”刘伟超说。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