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我国已累计出台多部促进有机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发展有机产业的政策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有机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省份都将发展有机产业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通过绿色壁垒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制订了有机产业发展规划和一系列鼓励政策,对有机产品开发实施补贴,促进了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有机生产体系,大大提高他们进行有机生产的积极性。
1.1国内有机产业发展最新动态
为积极响应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国内有机行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有机产业的发展。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为发挥认证认可优势,2014年9月国家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举办了“有机宣传周”活动,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自2011年起组织开展了“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活动,并组织实施“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优势特色有机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要
工作。
1.1.1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发布并实施
2013年11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55号令)。该“办法”于2014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与2004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认证范围,设立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制度。国家认监委先后公布了《有机产品认证目录》以及《有机产品认证增补目录》,只有列入目录的产品才能够获得有机认证。
(2) 建立有机码和证书编号制度,统一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建立“一品一码”的17位有机码管理制度,获证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必须使用有机码;建立统一的认证证书编号制度,所有认证机构根据系统生成的证书编号发放证书。有机码和证书编号都可以通过国家认监委网站进行查询,方便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真伪进行验证。
(3) 取消了有机转换认证标志。但有机转换认证仍然存在,有机产品获得认证前仍然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转换期产品只能作为常规产品销售。
(4) 建立有机产品认证销售证制度,确保未超范围销售。为了保证认证委托人所销售的有机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与认证证书中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一致,要求认证机构通过颁发销售证书确保其未超范围销售。
(5) 规范进口有机产品的监督,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进口有机产品入境验证制度,这有利于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国内有机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为确保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针对进口监管规定的有效实施,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了《进口有机产品人境验证工作指南》,并要求各出人境检验检疫部门参照实施。
(6) 增加罚则,建立退出机制,淘汰不合格企业。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认证机构和认证委托人违法行为的制裁依据和具体
罚则,包括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等行为的处罚。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针对认证委托人提供虚假信息、违规使用禁用物质、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志,或者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认证机构5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加工场所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
1.1.2开展有机宣传周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精神,全面展现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实施成果,向社会公众普及有机知识,促进有机产业的健康发展,按照全国“质量月”活动的总体部署,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机宣传周”系列活动。主要活动包括:
(1) 在新闻媒体刊发有机产业发展系列报道3在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刊播有机产品认证系列采访报道和专题节目,系统展示有机产业及有机认证示范区建设成果。
(2) 举行《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和有机产品认证系列图书发送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发布《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在社区、商超、企业、学校等场所发送《食品农产品认证实施指南》《有机产品认证知识问答》等图书;组织在线阅读等活动。
(3) 制作展示有机产品认证宣传海报、宣传窗(栏)。组织发送、张贴有机产品认证宣传海报;在公共场所和办公生活区制作户外、室内有机产品专题宣传橱窗(栏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4) 举办消费者走进有机基地体验互动活动。组织消费者走进有机基地,实地参观体验有机种植、加工和消费过程,现场发放有机宣传资料,让消费者了解有机知识,辨识有机认证产品〇组织媒体跟踪报道,制作专题节目。
(5) 举办“我的有机生活”在线访谈节目。邀请相关专家、消费者、有机认证人员、有机生产销售商进行互动式在线访谈,宣讲有机知识和有
机认证制度,增进各方对有机产品的相互信任。
(6) 组织“有机知识进社区”“有机知识进校园”公益活动。组织各地两局和认证机构举行“有机知识进社区”公益活动,通过发放有机认证宣传资料、专家咨询讲解、有机实物抽奖等方式,宣传有机生活理念;组织有机产品认证专家赴学校(幼儿园)讲解有机产品认证知识,宣传有机生活理念和消费知识,展播有机产品认证宣传片。在媒体展播有机产品认证宣传片,并在认监委网站和相关网站上播放视频。
(7)举行有机产品认证义务监督员颁发聘书仪式。聘请社会人士担任有机产品认证义务监督员,组织义务监督员积极参与监督检查和宣传活动,强化社会监督。
(8) 开通有机产品认证新媒体平台。建立有机产品公众信息新媒体平台,为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提供宣传展示的窗口,为消费者提供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标志查询、有机知识普及、有机消费指南等服务,为有机认证示范区提供推介地方特色产业的平台,让社会公众获取关于有机产品的可信、权威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瓶颈问题。
(9) 集中整治有机产品认证市场。组织各地认证监管部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监管执法活动,曝光一批有机产品认证违法违规案件,及时回应处置舆情信息,净化有机产品市场环境。
1.1.3继续开展2014年闯家存机产品认证示范创违活动
为充分发挥认证认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作用,完善有机产品认证监管联动机制,利用认证认可手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我国有机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国家认监委自2011年起开展了“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工作。
国家认监委通知各推荐局继续督促和协助各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不断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做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工作。同时各推荐局要加强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认证活动的监督检查,严格查处有机示范创建
区内违法、违规认证活动,对不能持续符合申报条件的应当督促相关县/市政府进行整改,并加强管理。整改后仍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应当及时报请国家认监委撤销“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称号。
经地方质检部门择优推荐,国家认监委对2014年度申报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的单位组织开展了文件评审、专家咨询、网上公示,同意浙江省开化县、江西省信丰县、河南省灵宝市、河南省范县、湖北省赤壁市、湖北省梁子湖区、广东省陆丰县、四川省通江县、青海省贵南县等九个县市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创建。
1.1.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优势特色有机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项目启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优势特色有机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是认证认可领域第四个列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项目紧密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立足于我国有机产业发展区域优势特色有机产品生产及加工工程中的关键及难点技术,创新性的建立有机产品全产业链相关定量或半定量评价技术,创建以有机认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评价技术。项目分为六个课题,实施周期三年,预计于2016年完成。
该项目将实现有机产品评价分析技术、风险预警技术、信息追溯技术三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究建立有机加工及常规加工产品稳定性比对模型;绘制蔬菜、茶叶等产品全国有机生产优势区域分布图;建设我国有机产品中允许使用物质评估支持性平台。预期建设示范创建区7个,成熟度评价示范区2个,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2项,制定技术规范6项,申请专利2项,开发信息软件系统2套,出版专著4部,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科研论文18篇,完成研究报告15份,培养学术带头人6名、创新团队2个、专业技术人员200人。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
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有关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是基础。该项目将通过对有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循环、生态环境、生态价值及产业链完整性等进行评价指标关键技术研究,探索有机产品认证对于生态文明的作用及有机产业发展成熟度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该项目的实施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有机产业发展新趋势
1.2.1中国有机农业为现代农业探索新技术和新项发展模式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快速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有机农业的发展是以这些新型生物肥料、农药和装备为技术支撑,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储备和实践新型技术。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常规农业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建立的一种兼顾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有机产品标志把生产、经营、流通和消费一体化的新型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或体系,因此可以对常规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及环保化起到引领作用。
1.2.2中国有机产业发展区域不断拓展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部各省区。近两三年来,西部地区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发展有机畜牧业,也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数量和面积来看,东北三省最大;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控制方面来看,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东部省份及北京较占优势。这与当地的消费水平、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超前和开拓意识相关,也与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有关。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与生产的环境条件有关,云南、贵州、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的有机农业有望凭借环境和资源优势,以及当地政府逐步出台的优惠产业扶植政策获得快速的发展。其中,天然采集产品、特色区域产品、土地密集型产品等,相比东部省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近几年贵州有机产业的兴起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很好的代表。而东部省份则将继续发挥产品链和市场优势,在有机加工产品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方面,保持优势。
1.2.3中国有机产品的屯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2000年之前,我国的有机产品主要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生产的,有机产品基本上都是出口到国外。根据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到2004年中国有机产品产业的生产总值为22.2亿元,其中出口总值12.4亿元,国内出口产品主要包括大豆、茶叶、蔬菜、杂粮等,出口对象主要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等。其余的将近10亿元的认证有机产品进入了国内市场,品种涉及蔬菜、茶叶、大米、杂粮、水果、蜂蜜、中药材、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到2013年,我国有机产品的出口额已经增加到5亿美元左右,而国内市场的有机产品销售额则已经增长到200亿〜300亿元左右。鉴于国内外市场对有机产品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加之国家对有机产业的监管和支持力度的持续强化,可以预计我国的有机产品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额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1.2.4屮国介机产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有机产业监管体系包括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是规范和制约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认证的总纲领,是发展有机产业的根本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中国国家有机标准GB/T19630—2005《有机产品》,2011年又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国家认监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现行的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咨询和认证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为中国有机产品的认证提供了统一的要求和方法,加强了对有机产业的日常监管和全面质量控制,从而为确保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和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保障。中国国内的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信任度不断提高,中国有机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不断得到提升。
1.3国际有机产业发展现状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与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2015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目前有170多个国家从事有机食品和饮料的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4310万公顷(图1-1),是1999年的4倍。有机农场面积排在前10位的国家有澳大利亚、阿根廷、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乌拉圭和加拿大。有些国家如瑞典、奥地利、瑞士、芬兰和意大利的有机土地面积超过10%的耕地面积。目前,有机食品贸易的主要市场在欧洲(欧盟国家以及瑞士)、美国和日本。图1-2中列出目前全球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及区域分布。
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579/
2013年全球有机食品与饮料的销售额达到了720亿美元,这已经是1999年的5倍。2013年最大的有机消费国排在前三位的是美国、德国、法国。其中美国占全球消费市场的43%,欧盟占40%。
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579/
1.4国际有机产业发展新动态
从21世纪开始,发达国家自身的有机农业虽然还在继续明显发展,但已经开始呈现出逐渐平稳的趋势,而有机产品,特别是有机食品的需求却仍在不断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机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加大了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有机产品的力度。与此同时,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一批对有机产品有着相当强烈需求的群体,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机产品市场,特别是有机食品市场的起步和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事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有机农业标准或法规。各国政府通过立法来规范有机农业生产,使公众生态、环境和健康意识得到了增强,
扩大了对有机产品的需求规模,有机农业在研究、生产和贸易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有机产品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全球有机事业的全面展开,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虽然与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有机市场占全球有机市场的份额相对很低,尚未对全球有机产品市场产生显著影响,不过世界有机事业已经进人了一个全面展开,又相对平稳发展的阶段。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认证、市场准人等方面还需要有一个适应和协调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在开拓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市场中也需要有一个逐渐规范和与国际进一步接轨的过程,因此,当前的这一阶段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朝气蓬勃,其主要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4.1全球有机生产和市场需求将继续增K-
随着各国对有机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的日益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人有机生产,以满足市场对有机产品的需求。全球性的有机市场增长将是一个大趋势。一些有机农产品生产大国,如阿根廷、巴西、中国等的国内有机消费市场也正在逐渐形成,有机产品将会进军主流销售渠道,而主要的消费人群是追求高质量和健康食品的中上层人士。一些大型食品公司,如麦当劳、雀巢公司等也已经进人有机领域。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有机农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有机产品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商店和餐桌上。
1.4.2从关心环保到关注食品安全
有机农业发展初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欧洲发生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事件以来,消费者由关心环境问题转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德国,虽然近年来按传统方法生产的牛肉销售量下降了50%,但有机牛肉销售量却增加了30%。购买有机牛肉比购买常规牛肉要多付至少30%的钱,但顾客一般认为,由于有机牛肉的生产付出了更多的环境和安全成本,因此付出高一点的价钱是值得的。据调查,56%的美国公民认为有机食品更为健康;60%的丹麦人经常购买有机蔬菜、牛奶;德国慕尼黑市场上30%的面包是有机的。随着消费者对高质量的有机食品特别是市场份额较高的有机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婴幼儿食品、粮食类、奶制品等需求的增加,有机食品市场将稳步增长。
1.4.3全球贸易壁垒的出现和协调
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制定了各自不尽相同的认证和认可体系,不同的体系影响了各国有机产品的贸易过程,违背了有机法规制定的初衷——即增加贸易、发展市场及培育消费者信心。现存的不同的标准和法规产生了贸易技术壁垒,迫使许多有机生产者必须获得多种有机认证才能进人不同的市场。因此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等国际性机构和组织正在积极朝着协调各国及各机构有机法规的方向努力,以避免潜在贸易壁垒,促进全球有机产品自由贸易。
1.4.4统计工作的完善
全球有机农业生产及有机产品份额将持续增长,为了使决策者得到更为准确的统计数据,以便于政策的制定,欧洲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将投人更多精力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机农业各方面的数据统计工作。
目前有不少机构一直在努力进行着有机农业的数据统计工作,包括德国的“中央市场和价格报告局(ZMP)”、英国的“农村科学研究所(IRS)”、瑞士的“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等。目前这三家机构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公共的数据库,并将在互联网等媒介上向公众发布有机农业的相关数据。有机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更为困难,目前欧盟信息系统正在开展一个关于有机市场的项目(www.eisfom.org),致力于提供更有效的工具来提高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以便为决策者及贸易商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
1.4.5政策支持的加强
由于有机农业对健康和环境的积极意义,有机农业已经获得了全球范围的普遍认可。特别在欧洲,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有机农业已经从以前的次要农业形式转变成为备受瞩目的农业形式。为了确保有机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欧洲的各国政府及私营机构将更为紧密的合作,以稳步推进欧洲的有机农业行动计划和其他与有机农业相关的政策。英国把有机农田比例扩大,目标提高到30%,市场占有率则定为20%。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制约这些目标,但只要定下明确方向,对有机农业的持续发展必然有利,并且这种明确指标的提出更可以提高社会关注度。根据各国目前的发展水平,预计整个欧盟的有机农田比例可在2030年达到25%。
文章源自FOFCC-http://fofcc.org.cn/11579/